七年,勇立潮头,奔竞不息!
时序轮替中,记录了奋进者的姿态;历史坐标上,镌刻着耕耘者的豪迈。
2015年12月16日,随着国务院批复,第16个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承载着国家赋予的“三区一极”战略定位,肩负省市重托,开启了逐梦新征程的出发。
梯次推进各类改革创新项目667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3%,累计推进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00余个,完成投资近800亿元,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新区,9个超百亿项目落地开工.....这些数字,只是一个个坐标点,勾勒出哈尔滨新区七年间的成长。
《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哈尔滨新区总体规划》相继出台;省市直各部门纷纷出台新政、下放事权,选派干部支持支援新区。七年来,省市全力支持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态度鲜明、决心坚定。
“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哈尔滨新区锚定发展定位,扛起“引领龙江改革开放”“重构哈尔滨城市架构”“重塑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三大使命。七年来,哈尔滨新区以奋斗姿态,凝聚起“舍我其谁、用我必达、踔厉奋发、不负韶华”的新区精神。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站在“六区叠加、双自联动”的全新历史机遇期,如今的哈尔滨新区,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地、向北开放前沿。复制深圳,对标浦东,哈尔滨新区在领跑之路上勇毅前行。
七年引新聚优产业兴区
汇聚科创“芯”力量 点燃发展新引擎
七年来,哈尔滨新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累计推进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00余个,完成投资近800亿元,打造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金融服务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引进产业项目400余个,协议引资额超过5000亿元,7个世界500强企业扎根新区,9个超百亿元项目落地开工。
在产业项目的强势带动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累计投资总量跃过千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已成为哈尔滨市税收规模最大的经济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七年在全市名列前茅;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市全省,多项指标增速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晋位提升,对省市振兴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七年先行先试敢闯勇创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案例典范频出
秒批、承诺即开工、承诺代证、无感续证、跨境发证……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让“便利”成为新区代名词。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高地的持续努力,换来市场主体的极大认同,七年间新增市场主体62438户,仅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0.3%。
七年来,哈尔滨新区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连续推出667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30余项,获评“全省百佳优秀改革案例”15项,“共享即惩戒”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深哈飞地经济模式等3项改革举措得到中央深改办高度认可。
改革触及了“灵魂”,也激活了“肌体”。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3%,派斯菲科、哈船导航等中小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专精特新”,圣泰药业、乐普实业等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安天科技被权威机构评为“独角兽”,新光光电成为东三省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获批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相比于新区建立之初,三次产业比已由0.9:58.6:40.5调整为0.6:37.2:61.2,完成了创新驱动的“原始积累”,在转型发展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七年蹄疾步稳靶向发力
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功能显著提升
七年来,哈尔滨新区始终坚持推动以对俄合作为主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自贸试验片区成功获批,新增外贸企业超过500家,哈电国际、哈俄班列、俄运通等外贸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5%、对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1%;中俄合作产业园、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对俄农产品交易中心、对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项目先后落户,对俄招商代表处和离岸孵化基地分别在莫斯科及格林伍德挂牌,对俄合作的产业链、物流链、金融链和科创链全面打通。
新区对俄合作区域已由毗邻的远东地区延伸到俄罗斯中部和欧洲部分,对俄合作领域由初级商品贸易延伸到科技合作、物流运输、农产品深加工、先进制造等多个新兴领域。
哈尔滨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七年以人为本补齐短板
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城托举民生幸福
七年来,哈尔滨新区用“钉钉子”精神,大力补齐民生短板,让民生有“厚度”,民心有“温度”。
累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280.8亿元,新增道路134条段、129.4公里,路网密度提高到6千米/每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61条公交线路让江南江北脉动相连,地铁2号线让江南江北3分钟速达。撬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千亿元。
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236.3亿元;开发就业岗位5.2万余个,安置就业4.5万人次,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年工程”圆满收官,118件惠民实事如期兑现,脱贫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启动新建、改扩建学校17所,新增公办幼儿园12所,引进6所优质名校入驻,提供优质学位近4万个,吸引名师、名校长、名校毕业生734人来新区从教,基础教育生源年均增长8%以上;二级以上医院达到10所,全区各类医疗机构增至286家。一次性引进3家三甲医院。
宜居宜游宜业的新环境,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新区。到目前,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共有常住人口79.1万,比获批之初增长55.5%。(记者 薛婧 摄影 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