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制种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环节。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简称阳光农险)2022年探索推出水稻制种种植险业务护航农业“芯片”,端稳中国饭碗。
阳光农险查勘员在鸭绿河农场第六管理区对水稻制种田进行现场测产。(受访者供图)
阳光农险建三江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韩立彬介绍,由于水稻制种种植的作业流程较多、人工成本高、市场价格比普通的水稻价格没有太大的差异,农户主动种植意愿并不高。2022年,该公司与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肯丰种业联合推出了水稻制种种植险,承保面积3569.9亩,为制种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14.15万元。由于该险种得到正向评价较高,2023年水稻制种种植险面积已扩大至5559.52亩。
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本峰介绍,该公司2022年承保水稻制种种植险面积达4659.39万亩,为制种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10.03万元。与常规水稻种植保险相比,每亩的保险金额高出120元,农户每亩仅多支出2.5元的保费。
2022年,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七农场降雨频繁,致使43亩参保水稻制种作物因内涝灾害生产缓慢、分蘖率低、脚叶坏死造成减产,阳光农险赔款1.27万元,有效地弥补了制种农户的灾情损失。
据了解,水稻制种种植险开展以来,极大增强了水稻制种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两年的探索,正逐步提高风险保障范围,为地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魏松波)
![](http://www.newsimg.cn/xl2017/images/bg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