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网哈尔滨1月14日电(记者杨思琪)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赫晓东介绍,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应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让更多实验室里的研究发现、发明创造变成现实。
赫晓东建议,对于具备“专精特新”潜质的项目,尤其是市场前景巨大、技术属于独家的,可引导其利用本地市场,建立示范性工程,实现率先应用。随后,可由工信、科技等部门对示范工程予以适当补贴,弥补成本价格方面的劣势,这样一旦产品产量实现规模化,成本自然会降低,企业能够顺畅流入市场。
“以满足防火、防水、轻质、高效功能的保温材料为例,这是建筑领域急需的材料,相关技术已经在航天领域应用成熟。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材料价格已经是同类进口材料的1/3,一旦产品大批量生产,价格将更具竞争力。”赫晓东说,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可尝试率先示范应用新材料产业。
赫晓东说,对依托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初创企业,除了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支持外,建议给予更多帮扶举措和包容心态。“一些科技人员对企业运营欠缺经验,盈利能力不足,可给予企业一定成长周期,减免部分税费负担,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