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月13日电(记者王建)“大豆是我们海伦市的一张名片,也是海伦振兴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2022年海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80万亩,今年我们将加快打造‘中国大豆名城’,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两会期间,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海伦市市长刘晓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新华网 才萌摄
海伦地处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是黑龙江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全市共有大豆加工小微企业及深加工企业180余家,其中,规上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大豆40万吨,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新兴豆制品为主、传统豆制品为辅的大豆加工产业格局。
刘晓光介绍,海伦市委市政府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大豆名城”,共同推进大豆全产业链开发,努力构建繁、种、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今年我们将与省农科院开展深度合作,依托大豆研发中心,共同研发大豆新品种,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培育一大批高产、稳产、高效、优质新品种,保护好种子资源。”刘晓光说。
推动精深加工集群化。刘晓光说,今年海伦市将启动投资7.29亿元的15.8万平方米大豆生物产业园,通过风电资源置换大豆产业扶持资金,用于园区建设,为吸引大豆龙头企业入驻奠定基础。同时正在推进域内的黑龙江大豆贸易中心与中粮贸易合作,力争通过3年至5年建设,使大豆贸易中心成为国产大豆贸易的领航者和辐射国际非转基因大豆交易的重要平台。
推动大豆产业品牌化。刘晓光说,2022年,海伦大豆品牌价值达到了48.1亿元。今年海伦市将在建强品牌上聚焦发力,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提升海伦非转基因大豆在消费者中的辨识度,通过拓展高端市场获得更大的品牌溢价空间。
刘晓光说,省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新起点、眺望新征程,描绘了新一年的美好蓝图,部署了新一年的重点任务,为各市县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海伦市将按照报告的要求,全力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现代化海伦建设的崭新篇章,为龙江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力量。”刘晓光说。
刘晓光说,2023年海伦市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大发展,厚植现代化海伦的特色优势;二是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大升级,培育现代化海伦的强劲支撑;三是强力推进商贸经济大繁荣,激活现代化海伦的源头活水;四是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大提质,打造现代化海伦的美丽家园;五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改善,筑牢现代化海伦的鲜明底色;六是强力推进社会治理大提升,营造现代化海伦的和谐环境;七是强力推进民生事业大进步,提高现代化海伦的幸福指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