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娣:创新转化服务 黑龙江省农科院走出科技强农新步伐
2023-05-29 21:50:3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网哈尔滨5月29日电 日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获得者刘娣受邀走进“读懂龙江·新华访谈”栏目,与网友分享她带领团队依托科技创新赋能“三农”,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动人故事。

  新华网:黑龙江省农科院在全省农业科技支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省农科院和您的科技创新情况。首先请您介绍下省农科院的情况。

  刘娣: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于1956年,挂黑龙江现代农业研究院牌子,是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综合类农业科研机构,院机关设9个职能处室,下辖29个分院(所)。

  主要从事作物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黑土保护、畜牧兽医、食品加工、农村能源、设施园艺、农业遥感、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寒地农业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担负为全省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的职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黑土研究院秘书长单位、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种质资源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

  新华网:我们知道黑龙江省农科院提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理念,请您介绍下省农科院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刘娣:黑龙江省农科院拥有全省最大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313人,具有高级职称953人、博士286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3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9人、试验站站长33人;黑龙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1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累计251人;新时代人才振兴60条首批认定高层次人才71人;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2个、进站博士后368人。

  建院以来,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25项,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777个,粳稻、大豆应用面积全国第一的大品种长期由我院品种占据,自育品种年推广应用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各类作物品种支撑能力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20项,其中:龙粳系列品种入选“十三五”期间全国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是全国省级农科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单位;以第三名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对我省唯一的国家级保护猪种民猪的保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30多年来我省生猪育种空白。

  “十三五”以来,全院累计实施成果转化7536项,实现转化金额8.68亿元。龙粳系列水稻现在已经转化1.6个亿,绥粳18水稻转化4100万元,“黑河43”大豆保持六年的全国第一播种面积,一次性就获得了2500万元成果转化。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创新理念,首创“院县共建”模式被作为农技推广十大新模式之一推向全国,我们提出的“院县共建”和“专家大院”模式被连续写入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打造了金牌栏目《科技助农在线帮》,累计浏览量超8000万人次。“农科云”每天连续12小时面对农民直播。目前联合富锦市正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项目,实施了乡村振兴1+10+100工程,就是1个国家级现行县、10个院县共建现行县、100个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建设。

  新华网:我们知道您是研究东北民猪方面的权威专家,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东北民猪?如何走上研究民猪的科研之路?和网友分享一下您和团队的故事。

  刘娣:民猪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猪种,由于民猪具有抗逆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的特性,所以称之为“三好猪”,也代表好吃、好生、好养,尤其是以香和好吃著称。在上世纪30至80年代,民猪曾是我国主要生产猪种。

  由于肥肉多、生长慢、出栏时间长,民猪在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的国外猪种大量替代,导致民猪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需要保种的境地。我能够对东北民猪感兴趣,源自我们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我当时在东北农业大学读硕士、博士,老一代的科学家和育种家对东北民猪非常挚爱,而且召开了著名的国际性民猪研讨会,提出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宝贵的民猪资源,研究利用好民猪。有30多位老专家到了我们农科院,他们都是养猪界的全国性老专家。在老一代专家的鼓励和帮助指导下,我们获得政府部门支持,带领团队,联合国家级保种场和企业,通过群体恢复保种体系建立、特性及机制研究,杂交利用和培育品种、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研发,推动民猪产业起步和发展。

  新华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畜禽种源保护利用,您和您的团队在民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取得哪些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对民猪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产生了哪些效果?

  刘娣:我们团队走遍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可能存在民猪资源的养殖场户,提出“核心建群,多处保种,横向联合,共同保育”的保种思路,多年到边远地区搜寻民猪疑似猪只,采取体型外貌结合分子手段,后期也应用“中芯一号”芯片进行品种鉴定、公猪家系划分,解决其系谱不清、家系划分混乱问题;建设了1个省级保种场、2个种质资源核心群、3个资源保种场共6个核心群,核心群种猪数量达到3200余头,民猪种源脱离濒危、超越种群安全线。建立了民猪DNA库、细胞库、冻精库和活体库及多元保种技术体系;创新出全基因组分层混合模型关联分析方法,研制了民猪选育液相芯片;对民猪优异种质特性及其遗传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解决了民猪资源特性机制不清、制约育种的瓶颈问题,在分子水平探讨了民猪哪里来、抗逆性为什么强、为什么美味等科学问题。立足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快速推出杂交组合。我们筛选建立并推广了几个杂交组合,其中“巴民优快”组合提高了生长速度、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3.3%以上,快速推向市场十余年,成为民猪杂交利用的首选组合,“野民组合”也成为一种乡土野特猪养殖模式,适应老百姓对“黑毛猪”“土猪”即优质猪肉的市场需求。

  团队研究没有止步,我们同时进行着长期的育种工作。根据配合力测定结果,确定民猪为母系母本,巴克夏猪为母系父本,松辽黑猪为终端父本开展新品种培育,通过5-6世代培育了民、巴、松3个专门化品系,加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芯片等生物育种技术,历经15年培育了“龙民黑猪”配套系,商品猪达100kg体重日龄180天、瘦肉率58.6%、肌内脂肪含量4.23%。在保持其肉质好、好吃的特点基础上,克服了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的缺点。我们帮助企业创立雪猪、巴民壹号等6大著名品牌、研发5大系列百余种产品、获2个国家地理标识和多项绿色食品认证、HACCP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获世界农场福利养殖金猪奖;打造“团队+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帮助百余户农民脱贫;从头孵化了4个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民猪企业,累计技术支持了300余家企业,市场销售量逐年增加,民猪也高频次进入消费者视野。

  在16年时间里,民猪、“巴民组合”“龙民黑猪”“民松组合”推广到黑吉辽、山东、四川、海南等地,尤其是近几年民猪系列年出栏商品猪50余万头;龙民黑猪及技术转让2300多万元;累计带动产业销售额160多亿元,东北民猪真正打入了“中高端”猪肉市场。我们在民猪种质特性、系统保护、遗传育种和高效养殖等方面的研究、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落地上取得一系列成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及多项丰硕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成果,填补了民猪研究领域多项空白。不仅有效保护、利用了民猪资源,提高了猪肉产品品质,丰富了百姓餐桌,更在提升生猪种业核心竞争力、攻克生猪“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带动了民猪产业振兴,为加快推进华系猪资源利用和产业化作出贡献。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5个。我们也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不懈努力,希望我们的民猪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大的品牌。

  相关链接:

  嘉宾简介:刘娣,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生猪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生猪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头雁。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以及多项理论和应用技术成果。2023年获得首届种业科学家奖、第八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杰出人物奖。

策划:刘伟

监制:王春雨 袁英

统筹:徐宜军 颜秉光

总导演:陈兵

主持人:郭御凤

文字:李国红

视频:史峻诚

海报:史峻诚

制作: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出品: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1
责任编辑: 董云竹 才萌
南玉铁路施工忙
南玉铁路施工忙
滚滚长江 金色航道
滚滚长江 金色航道
山东青岛:万亩野生杜鹃绽放
山东青岛:万亩野生杜鹃绽放
村里的影像艺术展
村里的影像艺术展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