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月12日电(记者杨思琪)“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活跃因子,民营企业乘势而上实现发展壮大,将为黑龙江振兴发展助力。”黑龙江省“两会”期间,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隋熙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新华网 才萌摄
据统计,黑龙江民营经济贡献全省40%以上投资和税收、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80%左右出口额、90%以上的市场主体。受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形势严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黑龙江省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4户,全省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个、省级单项冠军48个,其中,哈尔滨占比5成以上。
“黑龙江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升温,但大型民营企业数量少,整体发展不够充分,未来发展潜力大。”隋熙凤建议,应在培育“小巨人”企业上加大力度,可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进做法,鼓励中小企业专攻细分行业,将单一产品做到极致,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同时,重视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库,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重点领域创新研发首台(套)产品省级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理衔接,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和投入技改力度。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产业强则经济强。”隋熙凤建议,通过完善产业基金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全省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形成有竞争力的服务环境、政策洼地、金融支持,构建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隋熙凤说,黑龙江省出台“人才振兴60条”,创造出历年来“最具含金量的人才政策供给”。为进一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可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宣传引导工作,将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应给尽给、应给快给、不打折扣,充分营造出留才引才的良好氛围。
此外,隋熙凤建议,当前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处理好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三者的关系,加快补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短板,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引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