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博逛展|打造黑龙江种业“芯片”用科技守护“大粮仓”
2022-11-13 09:33:17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在2022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黑龙江大米节线上展厅中,除了分外引人注目的“黑土优品”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去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下简称省农科院)线上展馆。

  今年,省农科院以“打造种业芯片”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助农等内容。沉浸展厅当中,追随者科学家们的脚步,仿佛能感受一项项科技成果带来的龙江骄傲。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走进农科院线上展馆,一幕巨型大屏映入眼帘,随之揭晓的,是省农科院的育种成绩单:

省农科院线上展厅

  自1956年建院以来,省农科院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512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17项。在主要粮食作物,先后育有“龙粳”“松粳”“绥粳”“龙稻”等品种系列,其中,“龙粳31”和“绥粳18”是“十三五”期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普通粳稻和香型粳稻品种,“龙稻18”是黑龙江省首个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的粳稻品种。大豆育有“黑农”“绥农”“合丰”“黑河”等几大品种系列,“绥农14”和“黑河43”先后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绥玉”“龙单”早熟耐密高产系列玉米品种的选育,对提高我省自育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32年来一直保持着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殊荣……

  其主要农作物自育品种,占省内播种面积60%以上,保障了全省品种更新换代和优良品种供给,使我省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省农科院大豆育种

  环顾展厅,我们从一幅幅朴实而鲜艳的照片上,品读龙江农业发展的恢弘历史,感悟老一辈科研人员们造福子孙后代的奉献精神。

  “‘十三五’以来,我院不断提升利用前沿科学技术育种能力,致力于培育高产、抗逆、优质作物品种,不断加大能够满足农产品加工需求的专用作物品种研发力度,在水稻、大豆、马铃薯、春小麦等品种创新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把龙江种业‘芯片’牢牢地握在了手中,为黑龙江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作出重要贡献。”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娣表示,省农科院将继续用科技守护“大粮仓”,打造龙江种业“芯片”,为黑龙江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作出突出贡献。(见习记者 唐海兵文/摄)

“龙粳31”是“十三五”期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普通粳稻品种

+1
责任编辑: 才萌 董云竹
坚守岗位忙施工
坚守岗位忙施工
我们的田野——最美秋色是丰收
我们的田野——最美秋色是丰收
金秋农忙
金秋农忙
杂粮展销庆丰收
杂粮展销庆丰收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1906131067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