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只有参与的人才能体会。”
◇“我把张宇晴当自己家人看,单纯送物质上的东西还不能改变这个女孩的命运。”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人帮助一个人就容易些。”在鞠亚杰的带动下,她的老伴儿、儿女、孙女都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铁富
鞠亚杰(右)同9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都本义聊天(2023年2月14日摄)唐铁富摄 / 本刊
嫩江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2月份的最低气温还在零下20多摄氏度。早上7点,迎着朝阳,嫩江市妇联巾帼志愿阳光站分站站长鞠亚杰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整理资料、核对账目,开始忙碌起来。
“鞠大姐,刚才收到一通求助电话,您来看看情况。”
“鞠大姐,咱们一会儿去残疾人家里看看。”
“鞠大姐,我们想给敬老院组织一些节目,您来参谋参谋。”
阳光站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鞠亚杰为“鞠大姐”。
鞠亚杰为人乐善好施,在退休前就积极捐款捐物。“退休后,我在一次徒步大会中看到了志愿者的身影,就一直想找一个这样的组织。”鞠亚杰说,2015年,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
从事志愿服务8年来,鞠亚杰经常身穿巾帼志愿者“红马甲”,走访社区、乡村的残疾人、困难家庭。“鞠大姐”已经成为嫩江市妇联巾帼志愿阳光站的一张名片。
“别看我60岁了,但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老!”鞠亚杰说。
作为嫩江市妇联巾帼志愿阳光站年龄最大的巾帼志愿者,截至目前,“五星级志愿者”鞠亚杰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6627小时。
“我就认得她”
上午,处理完手头工作,鞠亚杰骑上电动车,带上一些水果,去看望她帮扶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都本义今年97岁,是抗美援朝老兵,听力、视力、记忆力都比较差,各种老年病也找上门来。“每次来她都陪我唠以前的故事,我特别高兴。”都本义说:“我就认得她。”
“鞠大姐人特别热情,跟我们自己家人一样。”郑芳今年51岁,她爱人董春江患有脑出血后遗症,2016年开始卧床,郑芳靠做零工维持生计。这一家人跟鞠亚杰认识5年多了,男主人康复针灸,女主人工作介绍,女儿上学……鞠大姐倾尽全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老公就认得鞠大姐,虽然说不出话,但每次看见她来家里就咧嘴乐。”郑芳说,就连董春江穿的衣服都是鞠大姐送的。
说到送衣服,鞠亚杰笑了。“董春江胖,衣服不好买,有一回我在街上看到几件大码衣服,买了送到他家,郑芳一看是新的,坚决不要。”鞠亚杰说。
这之后,鞠大姐每次买新衣服都要“做旧”:摘掉吊牌,再揉搓一下,她还谎称自己儿子又胖了,衣服穿不进去,所以送来了。
“志愿服务一定照顾到对方的感受。”鞠亚杰说,“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人,不能一次就完事了。”
8年来,鞠亚杰带领志愿者深入残疾人、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做康复、搞卫生,与他们聊家常,自己家里不富裕,也经常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当记者问她帮助过的人数时,鞠大姐略显羞涩地说:“真挺多的,我都记不清了。”
扶出精气神
志愿服务工作也讲究“扶智”。
“我帮扶的嫩江市临江乡新立村女孩张宇晴,今年14岁,父母离异,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并且人在外地,父亲患有心脏病、脑出血、胃出血等多种疾病,手还冻成残疾,家里特别困难。”鞠亚杰说。
鞠大姐经常带领志愿者去张宇晴家走访慰问,给她家买米面粮油、衣服鞋袜、水果食品、学习用品等。
“我把张宇晴当作自己家人看待,单纯送物质上的东西还不能改变这个女孩的命运。”鞠亚杰说,她除了去张宇晴家聊一聊学习、生活,教她做家务,还经常和女孩视频通话,告诉她多看书,多学习。
“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影响张宇晴做一个自立自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个贫困的村子。”鞠亚杰说。
刘继业今年53岁,腿部有残疾。记者走进他家,看到客厅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好多书都是鞠大姐送给我的。”刘继业说。
鞠大姐做助残服务时得知刘继业喜欢读历史、百科类书籍,就经常给他送来“精神给养”。“书能提升心智,送书时我也经常跟他聊天,我们互相探讨学习,精神生活很充实。”鞠亚杰说。
临走时,刘继业面露难色。“鞠大姐,有个事想拜托你。”刘继业说,“我的轮椅坏了,自己实在修不好,能不能帮我换一辆?”
“没问题。”鞠亚杰说。
鞠亚杰时刻把帮扶对象放在心上,经过她不断的扶智,帮扶对象的信心越来越足,生活态度也越来越积极。
几乎每个鞠大姐帮助过的残疾人都说过:“鞠大姐,阳光站有需要我们的就告诉一声,我们全家人都全力支持。”
“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只有参与的人才能体会。”鞠亚杰说。
全家一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人帮助一个人就容易些。”鞠亚杰说,志愿服务很有意义,是她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鞠亚杰的带动下,她的老伴儿、儿女、孙女都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
鞠亚杰的孙女付雪谣今年才17岁,也已经是“五星级志愿者”了。记者了解到,五星级志愿者是注册时间满两年,志愿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500小时的志愿者。
“孙女的志愿者‘工龄’跟我差不多,我总带着她一起外出做志愿服务。”鞠亚杰说,付雪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她一起去残疾人、孤寡老人家里帮忙,或者捡垃圾维护市容市貌,有时还捐出自己的压岁钱。
“我很喜欢跟奶奶出去,不多言语,穿上红马甲就走。”付雪谣说,“志愿服务工作很有意义,它教会我做一个善良且坚强的人。”
鞠大姐的老伴儿也是志愿者,负责回收旧衣服,也是鞠大姐的“专职司机”,经常开私家车载着鞠大姐参与救助。“搭点油钱,不算啥。”鞠亚杰说。
突如其来的一件事,让鞠大姐想过放弃。
2022年10月的一天,鞠亚杰的女儿因心梗突然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让鞠大姐伤心不已。“那段时间我的帮扶对象经常开导我,没事就陪我聊天,我想不开就找他们说话。”鞠亚杰说,帮扶对象的“反向帮助”支撑起了她,她才没有放弃这份事业。
说到今后的打算,鞠大姐眼含热泪。“我要把我女儿未完成的志愿服务工作分担过来,坚持下去,替她做好。”鞠亚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