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边农场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北大荒集团“粮食统营”战略,不断推动九三(建边)“大豆集散中心”建设,以“青豆变黄豆”为基础,力争“黄豆变金豆”,努力向农产品“订单+期货”的现代化运营模式进军。
建边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与第六积温带交界处,年有效积温只有2000度。过去,一直没有特别适合本地区的大豆品种,遇到点春寒、秋涝或者下霜早了之类的自然灾害,大豆经常“上不来”,就变成了“白豆”或者“青豆”,黄豆“不黄”的情形经常出现。为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公司积极与北大荒垦丰种业、嫩江市远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团队以及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历经4年的引繁试验示范,筛选出10余个生育期在95天至110天的优良、高抗、完熟的大豆品种,形成了早熟、中熟和晚熟搭配完备的第五、第六积温带专用品种种植基地。
同时,建边农场先后引进试验了20多个大豆品种,经过逐年的试验、对比和淘汰,全田推广了4个适宜本场种植的品种,2020年完成了全田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当年黄豆亩产300斤,基本接近九三分公司其他农场平均水准;大豆以龙垦309、龙垦306、北豆53为主栽,搭配黑河53、黑科56,合作繁育嫩奥系列品种,引种黑科59后备品种,彻底取消了所有越区种植品种。
2021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了353.34斤,最高产量达到了每亩453.34斤,蛋白、脂肪两项主要指标双合格甚至超出了规定标准。2022年,建边农场有限公司在贯彻国家扩种大豆号召的过程中,积极承担“国家北方春大豆超早熟区域试验”和“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大豆)区域试验”项目,对黑科67、甘豆5号、华疆89、金育2号、黑科103、东生16等近30个大豆品种,继续在品种引进、繁育、更新和换代上下功夫,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
为实现“粮食统营”效益最大化,建边农场继续盘活场内土地,推行土地经营机制改革,一手抓农场职工在周边外包的“开荒地”,一手抓周边乡镇村民和林场职工的“自营地”。通过“双控一服务”,推行土地模拟股份制经营,实现统供”、“统种”和“统管”。2020年股份制经营组织实现纯利润4685万元,相当于每户每年增收1.21万元;2021年,职工自愿组成6个合作社,所有农业职工家庭均入股合作社,集体承包近7万亩耕地,近2000户职工成为股东。生资统供率达到100%,为粮食“统营”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2021年,建边农场有限公司全年收销大豆45000吨,玉米20570吨,小麦4000吨,高粱450吨,粮食统营利润739万元以上,完成年度指标的140%。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三大一航母”的蓝图中,建边农场有限公司将用3年时间在第二管理区建设成功“九三(建边)——嫩江以北大豆集散第一地”。该大豆集散地以集团“三库一中心”为指引,建设以现货为主的“仓单式交易中心”,可辐射周边乡镇农村305万亩耕地和农产品资源,年粮食产量在50万吨以上。预计投资1.5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周边乡镇、林场粮食作物的标准和品质,在不断强化“生产、加工及存储”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为实现“订单+期货”的粮食集散经营提供坚实的粮源保障。(王强 姚鹏 郭利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