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杨思琪)今年,黑龙江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哈尔滨市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以务实高效作风推动“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工作。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持续转变,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创新机制体制加速形成,机关能力作风明显转变,为民惠民举措更加务实,亲清政商环境显著改善,切实引领思想解放取得新突破、推动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
把解放思想作为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务聚力推进,坚决扛起省会担当
哈尔滨市委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工作,组建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同志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哈尔滨日报社、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等部门组成的“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工作专班,切实发挥好常态运行、专司主管、精干高效的工作专班队伍作用,指导18个区、县(市)和90家市直部门单位专题召开党委(党组)会议研究部署研讨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将研讨工作纳入“四个体系”闭环管理,切实推动重点问题高效解决、重点工作高效推进、重点任务高效落实。
研讨专班认真贯彻省市委决策部署,制定《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专项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全市“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回头看”工作方案》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7次召开研讨专项工作培训会、推进会,指导全市学习研讨靶向聚焦、精准发力。通过对照省委要求、对照先进地区、对照问题查摆,开展“千企万众评作风”活动,16.7万人次参与评价,广泛征求各行业各领域意见建议,梳理企业群众反映问题共计27类307项。开展解放思想专项调研活动,发放调查问卷万余份,形成问题清单。研讨专班发挥督导督促作用,先后组织4轮专项督导,采取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双随机”和“四不两直”等方式,充分运用“提醒函”“诊断书”“预警单”等手段,指导18个区、县(市)和90家市直部门单位开展2轮交叉互检,将督查整改转化为推进工作、提升质效的强劲助力。
把解放思想作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聚力推进,勇于树立省会标准
哈尔滨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哈尔滨专场研讨直播活动,60余名政企嘉宾、专家学者围绕省会担当、省会责任、省会标准开展研讨交流,现场直播反响热烈,直播观看量超过23万,全网互动量突破64万。组织“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走进区县(市)专场节目5场,香坊区、松北区、平房区、宾县以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结合地区、单位特点优势设置研讨主题,与20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一轮发展实践路径。
哈尔滨市坚持“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的工作思路,确定把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四大产业作为着力点、发力点,换道超车,推动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充分借用国际、国内优质智库资源参与重大规划方案的研究制定,为振兴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引入国际智库参与亚布力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创新开展“开门搞改革”活动,首次向哈工大、哈医大、省社科院等省内11所大学院所,18个区、县(市)以及部分街道(乡镇)、社区(村)、规上和小微企业等160多个单位和社会组织征询改革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398条。
哈尔滨市以“挂图、晒榜、亮牌”自我加压,以“回头看”深化问题整改,精准查摆梳理问题70个。聚焦首创探索、规则诚信、速度效率、晋位争先、服务效能等先进经验,寻找差距,不断增强跳起摸高和创先争优意识。创新全国首例政府采购领域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省内率先实施“承诺即修复”极简修复机制和“码上诚信”试点,从企业需求出发,为1380家企业修复信用、为60万家企业信用状况赋码。对表振兴发展实效,聚焦“六个龙江”“七大都市”等目标任务,把查摆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作为改革突破的着力点,以新方法新举措有效推动深化改革。以“服务员”“店小二”的姿态,推进哈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总量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6%,撬动投资总量越过千亿台阶。推动华为、百度、360、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联想、东软等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资83.58亿元的尚志抽水蓄能电站等优质项目相继落地、投入建设,与龙源公司就开发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达成协议,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百亿级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生动实践。
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实现路径聚力推进,着力展现省会作为
在高质量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哈尔滨市制发《哈尔滨市产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6年)》,聚力打造创新引领之都、先进制造之都,坚持创新驱动、项目牵引、量质齐升,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挑起大梁、未来产业乘风起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再升级、质量效益再提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实施创意设计赋能、重点园区建设、设计机构引入三大专项行动,推进“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建设,制定《哈尔滨市冰雪经济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4年)》,出台《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引领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精心筹办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博览会和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哈尔滨文化产业展,举办哈尔滨冰雪经济及创意设计产业招商推介会、2022中国(哈尔滨)新闻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及重点项目推介会、2022深哈美术作品交流展等重大活动,打造一批创意设计赋能成功案例。
在高品质城市打造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哈尔滨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智能建造城市试点,实施交通畅达工程,推动哈尔滨都市圈北环和西南环等项目。荣获“奥运之城”,让“冰城夏都”城市形象和“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聚力推进高品位,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制发《哈尔滨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多彩活力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推动市政设施、景观环境、历史风貌等全要素有机整合,审议通过《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条例 (草案) 》。推进宜居幸福,建设公园城市,打造一批口袋公园、主题公园,绘就城市精美画卷。
在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征程上创新突破。着力以改革破题破局,注重用改革的办法探索创新,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扩容升级、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政务服务网办平台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新动能,以信用监管为着力点,把信用承诺及履约情况嵌入行政审批办事流程,两批次公布共计109项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聚焦大循环、双循环,紧跟“一带一路”、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以全面构筑立足东北亚、联通俄罗斯、拓展东南亚、辐射欧美非的立体化、全方位开放体系为核心,构筑向北开放平台,建成国家级“中俄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黑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哈尔滨市中外联合创新中心”,提升自贸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三平台”联动质效。
在高福祉民生建设的实践上倾心聚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办实事,切实提高市民群众对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满意度。深化“办好一件事”,推出144个“办好一件事”事项,办理时限、环节、材料大幅压缩。积极推动高频政务事项“就近办”,逐步将社保、医保等事项下沉到区、街道(社区)办理,打造“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在全市建立1000个“红色驿站”,为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就业群体提供6项免费服务。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办实事,推进“一网通办”,市本级和区县(市)1.91万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动”率分别达到98.08%、98.78%和83.58%。推进解决群力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哈齐铁路沿线城区段综合环境治理、道里区民众街人防工程烂尾问题整改、恒大地产项目逾期交付烂尾风险工作处置、华鸿房地产风险处置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硬骨头”问题。
把解放思想作为激发动力的有效武器聚力推进,广泛营造省会氛围
深化学习研讨,凝聚奋进力量。哈尔滨市持续推进学习研讨活动。突出领导班子领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开展9次集中学习,市“四大班子”率先垂范,带动引领各区县(市)、市直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研讨915次。全面启动“深入查摆问题、回应急难愁盼”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130余篇。
强化宣传引导,集聚澎湃活力。以《“解放思想、振兴发展”正当其时》读者来信,配发《以思想破冰激荡发展春潮》评论员文章引领研讨专项工作破题发端。创新推出“我爱哈尔滨”宣传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爱家乡、振兴发展热情干劲。“我爱哈尔滨之寻找城市面孔”全媒体互动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86万人次,“我爱哈尔滨”征文活动刊发优秀征文60余篇,“强国复兴有我·我爱哈尔滨”主题知识竞赛线上直播点击率达26.6万人次。举办“放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群众文化惠民活动,组织100支“蒲公英文艺小分队”开展300余场文艺演出,营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组建市委宣讲团,创新平台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宣讲4540余场次,受众25.3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