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孙吴县红旗乡建设村创新“宅基地换产业”模式 激活资源促乡村振兴-新华网
2025 09/24 15:29:59
来源:孙吴县委宣传部

黑河市孙吴县红旗乡建设村创新“宅基地换产业”模式 激活资源促乡村振兴

字体:

  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红旗乡建设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宅基地换产业”创新模式,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2024年,全乡村集体收入达169.9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78万元,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红旗乡建设村以“人地钱”难题为突破口,通过分类施策推动宅基地腾退。一是分类安置保民生。为腾退户提供县城购房和中心村就近安置两种选择,累计安置37户,确保“搬得出、稳得住”。二是科学补偿促公平。参照县级标准制定差异化补偿方案,累计发放补偿款惠及64户,高价收购农户资产超百万元,保障群众权益。三是金融支持解顾虑。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项信用贷款,通过政策宣讲和风险解读增强村民参与信心。仅3个月即完成88个宅基地、17.1万平方米土地的腾退,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依托腾退土地,红旗乡建设村系统打造“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格局。一是引企注资强支撑。引入社会资本8500余万元,建成犇兴养殖合作社、黑尊牛牧业等龙头企业,形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团。二是循环农业促转型。流转土地2.5万亩种植汉麻、高蛋白大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化肥减量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构建“种—养—加工—销售”绿色循环模式。三是品牌建设树标杆。引进安格斯种牛,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存栏量达1650头。通过深加工、品牌门店、认养活动等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向高端市场迈进。

  通过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红旗乡建设村实现村集体、企业、村民三方共赢。村集体增收方面,累计获得合作社分红169.92万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带动周边4村利用专项资金购牛入社,年分红12.25万元用于公益扶贫。企业增效方面,通过土地集约利用节省成本200万元,循环模式降低饲料成本10%,2024年黑尊牛公司销售额达3000万元,纯利润500万元。村民致富方面,通过宅基地补偿、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入股分红等多元渠道增收,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000元增至2024年的17861.5元,增长近5倍。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