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轮替中,记录了奋进者的姿态;历史坐标上,镌刻着耕耘者的豪迈。
哈尔滨新区,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勇担使命!
数九寒冬,哈尔滨松花江上,寒风瑟瑟;冰雪乐园,人头攒动。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无畏严寒。在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新区,创新热潮在这里不断涌动: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获批,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省石墨创新中心两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动运行……
在哈尔滨新区的深哈产业园,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展厅,一排排超高纯铝、钛、锰在玻璃展柜中熠熠生辉。
这家公司生产的超高纯金属材料,破解了我国在超高纯材料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自2015年12月16日获批设立以来,哈尔滨新区不断获得政策加持,形成了国家级新区、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经开区叠加的独特优势,扛起国家赋予的“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的战略使命。
在新征程上,作为全省、全市改革创新、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哈尔滨新区正在努力建设成为潜力充分释放的转型示范先导、承载国家战略的创新智慧高地、高质量发展的龙江振兴之翼、中俄互联互通的自由贸易特区和独具文化魅力的生态活力新城,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贡献新区力量。
(一)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位于哈尔滨新区的深哈产业园持续塑造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发展的成功典范,努力成为东北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频共振的示范窗口。
哈尔滨新区加快复制先进性经验,“带土移植”深圳经验21项,累计复制特区经验96项。经过四年建设发展,在产业招商、政策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充分彰显了深圳、哈尔滨联合打造产业合作平台的成效,为哈尔滨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园区核心启动区已累计完成投资51.09亿元,注册企业超630家,华为“一总部双中心”、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北科生物、科友半导体等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的蓬勃态势。
2023年3月,深哈产业园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赋能东北振兴的示范样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对口合作典型向全国推广。同年8月发布的《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3-2030年)》标志着园区发展全面提档升级。
两市将立足于产业紧密协作基础,推动哈尔滨的资源、空间、市场、要素与深圳的技术、资本、品牌、渠道等优势有效结合,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构建“一核一区四组团”协同发展的空间功能布局。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深哈产业园26平方公里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现代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成,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一批研发成果在两市成功对接转化。
优越的投资环境、鲜明的产业特色、明显的竞争优势、突出的开放特征……深哈产业园致力成为哈尔滨制度创新高地,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多层次运营服务体系。
(二)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2023年11月30日,哈尔滨科技大市场启动仪式在深哈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举行。这个市场将建成省市共建的科技示范、哈大齐自创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按照“科技服务+技术交易”模式,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集“汇聚、展示、评价、交易、金融、培育、服务、合作、衔接”九大功能于一体,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堵点,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哈尔滨科技要素资源向全省开放共享。
目前已完成“1个理事会”“1个线上交易平台”“1个服务大厅”“1组成果转化基金”“1套支持大市场建设运营的政策体系”“1个运营主体”建设。
科技创新驱动下,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1281户,占全省的29.1%;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4家,占全省的14.8%;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8户,占全省的2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1.7%。
今年以来,新光光电、航发哈轴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敷尔佳科技成功上市,艾拓普科技、瀚邦医疗科技入选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哈尔滨纳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
“我们将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上展现新区担当,着力构建具有新区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占工业总产值超过50%,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500项以上,实现数量与质量‘双倍增’。”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松北区委书记、区长肖彬说。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卫星热实验的准备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2023年拍摄)
(三)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大力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树立“四大经济”核心引擎地位,梯次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推动医药食品加工、电站设备、船舶动力、航天科技等生产制造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现有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16家,入库重点培育上市企业58家。
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运营,华为鲲鹏中心、惠达科技、思灵机器人、善行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潜在独角兽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信创、计算产业、信息软件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达73%。
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着力打造全省生物产业链核心聚集区,建设哈尔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医药集聚发展示范区。
医药产业始终是哈尔滨新区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目前形成了以利民生物医药园区为“核心”,以天晴干细胞、博能生物、敷尔佳为代表的哈高新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美产业功能区;以善行医疗、库柏特、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深哈产业园智慧医学与精准医学特色功能区为“两区”;以生命科学、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六个特色产业基地为承载的“一核两区六基地”的生物经济发展格局。
高标准建设创意设计“一中心,两园区”,哈尔滨新区创意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已吸引深圳等地知名企业31家入驻;哈尔滨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被认定为首家“黑龙江省级广告产业园区”;建设了哈尔滨冰雪创意设计产业园,3个冰雪实验室先后建成并投用,引领冰雪景观建筑和冰雪乐园运营行业标准制定。
↑2023年10月,在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设计师们在积极筹备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主视觉logo设计方案。新华社记者王大禹
(四)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是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经开区和行政区“六区叠加”的改革创新发展试验田,是全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的国家战略使命。
“积极探索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持续创新释放改革动能”“深哈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打造全国对口合作新样板”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自成立以来,中国(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0项,其中46项入选省级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依托阿斯图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推动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黑龙江省空间环境模拟与应用中俄联合实验室、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落地;依托跨境电商快件监管中心,新开通哈尔滨-温哥华、哈尔滨-洛杉矶2条北美货运航空线路,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航空通道,已实现出口贸易额6亿元。
统筹推进向北开放制度建设,支持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打通对外开放“产业链”、完善对外开放“金融链”、升级对外开放“科创链”、畅通对外开放“物流链”、优化对外开放“服务链”——推动对外开放“五链”融通升级,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8%,其中,亿元以上企业新增15家,千万元以上企业新增23家。
为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扩大外贸规模,片区对企业每年进出口额增量给予奖励;给予国家级外贸促进平台奖励;给予跨境电商独立站、电商平台宣传推广费用、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奖励;鼓励资源类产品进口企业和地产品出口企业融资费用补贴。对重点企业发展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哈尔滨片区切实发挥“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的试验田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为外向型企业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全省首家开通RCEP原产地证明自助打印服务,探索外籍商贸人员口岸签证便利服务模式,创新跨境电商混装转关出口业务,进一步提升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肖彬表示,未来,哈尔滨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跃升计划”,以“八个再提升”(制度创新、产业合作、物流畅通、园区承载、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政策供给、服务保障)、“八个新优势”(战略赋能、市场开放、联运直达、拎包入住、对俄结算、产教融合、成本洼地、营商环境)特色,打造对俄及东北亚合作的核心枢纽,引领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4日,在2023哈尔滨新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五)
这就是,哈尔滨新区。
近年来,哈尔滨新区始终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全省,哈尔滨新区率先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等9项改革。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已投资8.46亿元。成立10亿元规模的深哈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526家,注册资本金185亿元。成为黑龙江省首个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地区,首批50亿元基金额度获批,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在省内率先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政策。兑现政策扶持资金14亿元,发放科技奖补资金3.11亿元,惠及企业1142户,有效助推项目落地建设。
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哈尔滨新区从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到全国集中事权最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从“复制推广”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到全国率先推出“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8项创新案例分别入选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切实为企业“松绑”、为群众“减负”,在全省复制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2年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于北京召开,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近日,商务部集中发布了47项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黑龙江哈尔滨新区审批局《企业许可“无感续证”》案例入选商务部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该案例是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该系统可主动通知企业通过“无感续证”模式办理许可延续。政府职能部门从原来的“被动等申请”变为“主动送服务”,企业无需“主动询问、反复填报、来回跑腿”,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营商环境的好与坏,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2023年,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新设立企业10193家,同比增长41.69%。其中,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新设立企业6129家,同比增长35.36%。中国(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连续两年被普华永道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游客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