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哈尔滨强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2025 11/18 14:06:20
来源:黑龙江日报

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哈尔滨强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字体:

  初冬的哈尔滨寒意渐浓,发展热度却持续攀升:高新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开足马力冲刺四季度;网红旅游打卡地刷屏朋友圈,秋韵活力满格;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攻坚克难只争朝夕……

  发展加力度,干事拼速度,干部有温度。经历近两年冰雪季的火爆出圈,哈尔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信心更强了,处处洋溢着实干奋进的蓬勃生机,能力作风之“变”正在各行各业生动实践。

  能力作风建设给冰雪旅游加大分,更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助强力。哈尔滨市始终坚持把改进干部能力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以“勤学习强能力、重调研善谋划、优作风重实干、抓落实提质效”为重点,驰而不息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全市上下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让新征程的风景更美。

  解放思想上求“变”

  守正创新中提质

  走进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一楼大厅的专利证书彰显其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硬核创新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作为全球最大的超高纯金属材料生产基地,同创普润从立项、选址,到建成投产一路跑出了加速度,董事长于启明直言,“政府给予我们‘保姆级’的护航服务。”

  2022年以来,新区组建项目建设保障攻坚团队。接到同创普润项目建设“订单”后,立即派出相关职能部门陪同企业选址,协调省、市级部门,不到两个月满足所有施工条件,创造了同规模项目全省最快开工纪录。建设中遇到问题,新区立即开展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不到两年便完成9万平方米厂房建设。

  新区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从创新思维破题,在科技招商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服务上协同发力。举办业务大讲堂,选派干部驻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实践锻炼,组建全省首支“科技部门+招商国企+投资机构”的职业技术经理人团队,开展“谋、选、招、落、服”全链条转化服务。“我们组织干部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调研,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平台培育库,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如今已成为全省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熟化平台的集中地,服务已升级为2.0版本。”哈尔滨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王迪表示。

  坐落于哈尔滨新区雪花东街203号的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6000平方米的空间满满的艺术范儿。作为省级创意设计核心平台,这里既承载着顶层设计、战略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更通过“设计+产业”“设计+文化”“设计+科技”的多元展陈,成为东北亚创意设计新高地建设的重要窗口。

  谈及引进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来哈尔滨设立创意设计中心的过程,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专员赵龙介绍,市委宣传部解放思想转换站位,把被动需要变成主动代办、把传统的资源对接变成高效的精准匹配,中心从签约到落成投用仅用时76天。

  南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于今年8月亮相,百年“黄房子”建筑群搭配复古电话亭、“草莓熊”打卡点,知名西餐厅延续城市味觉记忆,以“复古场景+潮流元素+烟火气息”成为文旅新热点。为让“黄房子”从沉睡老建筑到文旅新地标,南岗区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头脑风暴会、专家问诊会等形式吸纳前沿理念,成立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专班,构建“一办五组”协同攻坚格局。秋林地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邵鹏介绍,改造坚守“保护优先、活化利用”原则,秉持惠民生初心,实现“建筑记忆”与现代功能的和谐共生。

  提升能力上求“深”

  赋能发展中见行

  “在这片沃土有得天独厚的应用场景,我们要脚踏实地助力农业发展。”作为深哈产业园首家入驻企业,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初海波感慨新区以“护航温度”持续点燃企业“创新热度”。

  惠达科技入驻新区之初,新区科技局政策宣讲员便主动上门解读人才补贴、研发支持、房租减免等政策。2023年,当企业因业务扩张需新建厂房时,政策宣讲员为其精准匹配了8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资源。“政策红利、护航行动如同‘及时雨’,助力惠达科技深耕智慧农业赛道,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初海波说。

  日前,记者来到哈尔滨机场新建国际航空货运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多栋定制化厂房主体轮廓清晰,外部施工已收官,即将进入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阶段。这里既是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承载区,更是新时代东北振兴中能力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场。自2024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在哈尔滨空港保税集团全力推动下,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于今年成功获批,并以当年谋划、当年供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速度,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国家物流枢纽申报竞争激烈,方案需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专家的最严评审,要回答‘凭什么选你们’‘凭什么做成事’两个核心问题。”回忆起申报历程,空港保税集团董事长张洪光感慨万千。面对政策解读、案例调研、方案撰写等复杂任务,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吉祥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研究国家政策、剖析同类案例、打磨申报方案细节,最终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从全国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以空港为核心载体的国家级物流枢纽。

  转变作风上求“实”

  担当作为中建功

  在哈尔滨工大卫星研发试验总部基地,科研、生产热潮涌动。试验车间内,巨大的热真空试验系统静静矗立,技术人员密切监测真空热试验数据;另一车间,两颗即将出厂的卫星迎来“收官之战”,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装配工作。

  在服务工大卫星早期发展过程中,为破解企业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新区科技部门干部主动上门,多次对接。不仅详细解读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政策要点,还全程辅导企业撰写申报材料,积极帮助对接上级。最终,工大卫星成功获得12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新区科技局兑现24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提供了硬核支撑。如今,工大卫星已成长为具备年产180颗500公斤级卫星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成为拉动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链主”企业。

  日前,由哈尔滨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铂影T1400无人直升机在平房区(哈经开区)成功首航。这架烙印着“龙江智造”硬核标签的“空中重卡”,正重新定义工业级无人机的性能边界。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绿色通道”保障下,政企协同强力支撑,联合飞机黑龙江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仅用一年就完成了从奠基到投产的跨越,创造了航空产业建设的“龙江速度”。

  这份加速度得益于平房区(哈经开区)打造的“五包五保”服务模式,即包指导保谋划储备、包对接保要素供给、包服务保前期手续、包协调保投资进度、包全程保投产达效,提供从谋划、开工、建设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旅客仅需10秒即可完成通关,如何做到?近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亲身体验经过升级改造的T1航站楼“智慧旅检”通关服务。在入境环节,体温检测、行李机检、核辐射探测等9项监管流程整合于200米通道内,入境旅客通关时间压缩至10秒;在出境环节,海关与机场安检合二为一,对手提行李进行“一次过检”、托运行李“一机双屏”联合查验,减少1道通关检查环节和2次排队等待,通关体验舒畅。

  为确保高效、安全、快速地推进项目,哈尔滨市商务局会同采购主体省机场集团、查验单位机场海关和哈尔滨边检站,提前制定推进方案,对全过程统一管理。施工期间,更是24小时值班值守。2024年1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3月完成项目合同签订工作;7月组织监理单位及口岸查验单位开箱验收……采购、安装、验收等工作全部完成总用时仅7个月。

  在哈尔滨航空口岸“智慧旅检”建设背后,是哈尔滨市商务局、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海关、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省机场集团持续强能力优作风提质效的具体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优化,彰显作风转变的深度、能力提升的力度。

  通过一关两检、先期机检、自助边检等便利通关模式,今年1月至8月,累计出入境旅客逾4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3.2%。

  高质量发展上求“效”

  改革攻坚中出彩

  青砖红瓦勾勒中西合璧的建筑曲线,雕花穹顶下流转着跨越百年的市井气息,坐落于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哈尔滨市新晋“流量地标”,正以“传承+创新”的姿态,让老字号的烟火气与新品牌的时尚感碰撞交织,绵延生长。

  加快发展,呼唤使命担当;改革攻坚,尤须过硬本领。道外区深入剖析制约文旅产业发展的思想堵点与机制障碍,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确定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董向英说:“在推进改造过程中,面对产权复杂、资金短缺、技术修复难度大、群众期望高等现实问题,广大干部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破解难题,主动深入一线、逐户走访沟通,争取居民商户支持,同时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建筑修缮和业态规划。我们还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城市更新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某国潮品牌咖啡馆落户街区以来,热度持续走高,成为年轻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谈及落户,店长感触颇深:“政府提供‘一窗办理’服务,从营业执照到装修审批,全程专人对接,效率特别高。我们门头设计涉及历史风貌保护,原本担心审批复杂,但街区管理方主动协调,请专家指导,既保留了特色,又符合规范。现在街区人气越来越旺,我们的客流量也稳步增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好作风好形象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全区集中力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安全服务保障升级,旅游季期间,保洁延长至晚12点,机关干部以志愿者身份下景区,确保垃圾落地即清扫。街区的变化,游客用脚步投票、市民用笑容点赞。这份火爆不是偶然,是众多党员干部情系老街、敢想敢为、敢闯敢干激发出的新活力。今年暑期街区单日流量高峰达8万人次,同比增长35%;上半年道外区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9%和29%。

  在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院内,一批崭新的码垛机器人整齐“列队”,等待发运奔赴生产线。今年,经新区推荐申报,博实自动化成功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该荣誉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国家级集体最高荣誉。公司招聘主管杨振雪直言,这一成果既凸显了博实自动化在产业升级、社会责任、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更离不开新区在培育优质制造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上的硬核助力。

  新区锚定转变作风、真抓实干,通过包联服务、流程优化、人才赋能等系列举措,努力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对博实自动化周边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绿化品质、完善照明设施,既提升了企业物流运输效率,也为员工营造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推行全流程代办领办机制,企业所需的各类证明开具、审批手续办理等事项,均由园区服务团队全程代办领办,无需企业分心协调,大幅缩短了办事时间,让企业将全部精力投入核心业务;主动搭建“桥梁”,帮助博实自动化对接场地需求、高端人才、产业资金等关键资源。(记者 刘莉)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