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传承红色工运基因,哈尔滨市总工会推出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图片展。展览以“百年工运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用百幅珍贵图片串联起城市的工运历史、工业记忆、工匠精神与工会担当,奏响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和声。
光影流转,收集展览的百幅图片,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工运编年史,更是几代哈尔滨人青春与奉献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父辈的汗水与荣光同一批批工业企业的崛起紧紧相连;厂房车间的灯火,照亮了无数家庭的奋斗故事,也封存着一代代建设者最炽热的青春记忆。新华网特此推出“曾经的我们”专栏,与您一同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老工业基地里永不褪色的拼搏与坚守。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图为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汽轮机厂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强勇摄);右图为1958年12月10日,哈尔滨汽轮机厂投入生产。(新华社记者胡伟摄)
在收集整理的百幅照片中,一组展现老哈尔滨人口中“三大动力”的照片,唤起了很多人的时代记忆。
在哈尔滨的一条街道上,曾经分布着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三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人称“三大动力”。“三大动力”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亦是老工业基地哈尔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缩影。一大批劳动模范与技术工匠在这里成长,铸就了哈尔滨深厚的工业精神底蕴。
如今,“三大动力”已经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原哈尔滨汽轮机厂),于1956年破土动工,1958年建成投产。从一片荒芜的跑马场到高大生产厂房的制造基地,哈电汽轮机一路秉承着“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使命,创造了不俗的工业成绩。
走进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高温高压25MW汽轮机组,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大型汽轮机的历史。接下来的几年里,国产首台50MW高压汽轮机、国产首台100MW高压汽轮机、国产首台200MW超高压汽轮机相继投产应用。这里也成功为秦山核电制造650MW核电汽轮机;成功制造出国内首台650MW9H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汽轮机组……相继制造的无数个第一,为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哈电汽轮机厂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在加工装配数字化车间,AI工具实施远程运维和值守,随时监控设备状态;车间设备数据采集分析监视系统大屏上,生产订单、计划进度、产品质量等核心制造信息清晰可见。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最新一批国家级5G工厂名录,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成为黑龙江省首批获此殊荣的5G工厂。
光阴流转,哈尔滨汽轮机厂的历程,不仅记录了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足迹,更展现出老牌国企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从“动力摇篮”到“智造高地”,哈尔滨的工业进程不仅记录了几代劳动者的奋斗足迹,也展现出工运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影像中定格的,是过往的荣光,更是面向未来的底气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