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2025年秋季学术会议9月12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等机构的20余位院士,以及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5700多位物理学者、以及线上20000余名物理学者和学生聚焦物理学前沿、共话创新发展。
会议为期3天,设置21个专题分会场,覆盖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量子信息、材料科学、等离子体物理等多个前沿领域。通过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研讨等形式,与会学者围绕学科热点展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大会颁发中国物理学会2024-2025年度物理奖,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山西师范大学许小红、北京大学徐莉梅等8人获奖。
国际合作成为本届会议亮点。磁学分会场由中国物理学会与美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量子信息分会场由中国物理学会与英国物理学会共同承办,彰显中国物理学界开放合作的学术姿态。会议还邀请多家科技企业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会议特别关注青年学者成长,通过设立青年学者报告专场、组织顶尖学者互动交流等方式,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展示与学习机会。全国物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中国物理学期刊专场报告会等配套活动同步举行,进一步拓展学术交流深度。
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已发展为我国物理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活动。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