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丨李书福:掘金甲醇汽车蓝海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新华网
2025 05/16 21:29: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访谈丨李书福:掘金甲醇汽车蓝海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5月16日电 第34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即将召开,前来参加展会的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受邀做客新华访谈,提出在吉利甲醇汽车的全国布局中,黑龙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吉利的甲醇汽车新能源技术“遥遥领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新华网: 在吉利甲醇汽车的全国布局中,黑龙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黑龙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最吸引吉利?

  李书福: 黑龙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地方有特殊的气候环境,醇氢电动汽车在北方地区特别适合推广,所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都很支持醇氢电动汽车在黑龙江的推广应用。

  新华网: 吉利在黑龙江打造重要的甲醇汽车基地,主要规划是什么,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和亮点有哪些?

  李书福: 首先要把推广应用的环境建设起来,尤其加注站。甲醇的加注站要建起来,甲醇能源的来源渠道稳定性要建设起来,还要把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起来。

  所以,我们在黑龙江要做的事情很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尽最大可能把醇氢电动的使用环境营造起来。

  新华网: 吉利甲醇汽车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平,取得哪些技术上的关键突破?

  李书福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现在汽车行业有一句话叫做“遥遥领先”,我看(我们的)甲醇汽车、醇氢电动汽车除了遥遥领先,还没有发现后面有跟上的。

  过去十几年,也有很多中国汽车公司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尤其在技术方面的突破,事实上这个突破是需要投资的,需要人才、技术,需要下决心,我们一直坚持到今天,突破了很多技术瓶颈,解决了很多技术障碍,实现了很多技术成果,这需要持之以恒,确实需要大量投入。

  我们研究醇氢电动汽车二十多年了,从全球来讲这项技术五六十年前就(有人)开始研究,尤其在二次大战以后(发生了)石油危机,石油一下子供应不上,好多汽车公司开始研究甲醇汽车,后来发现石油价格又降下来了,当时的甲醇汽车还面临很多技术挑战,比方说甲醇有腐蚀性、有溶胀性,以及它燃烧的点压缩比例跟汽油不一样,这里边有很多技术难题当年没有解决。

  也就是说,甲醇的可靠性耐久性没有解决。比方说用1年2年的时间可以,用3年4年就坏掉了,这里边有很多的技术难题,现在我们都解决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突破。

  新华网: 吉利在技术上取得从0到1的突破,然后在1到100乃至100到100万这种大规模的制造和上市,这个阶段在市场上的进展是怎样的?

  李书福: 好多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0到1的突破,接下去就是1-100,就是怎么做到和传统的电动汽车竞争,比方说现在用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我们怎么样比它更有竞争力,以及和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比方说汽油车、柴油车,我们怎么比它更有竞争力?这就是1-100,我们很有信心,我们认为一定能够实现,(尽管)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绿色甲醇一定要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可循环。要把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的设备装备的巨大能力发挥出来,要把中国的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变成液体的能源,就是绿色甲醇。绿色甲醇本质上讲它就是液体的氢气,就是液体的电,就是把电变成液体的了,电你要把它存储起来是不容易的。

  新华网:从全球视野和汽车产业的趋势看,发展甲醇汽车产业,对中国有何战略意义?

  李书福:能源如果依赖进口,那就很被动了。我们如何实现能源自主,要自己来解决。除了煤炭发电,风能、太阳能发电,液体能源从原油中来。我们现在国家的原油自给自足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百分之七八十是靠进口的,这就很被动,所以发展醇氢电动,把风能、太阳能变成液体能源,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这条路走通的话,我们的原油就不需要进口了。

  如何解决我们的大卡车以及大型的船用的能源,那就要想办法把风能、太阳能变成液体能源,这就是我们现在推广的醇氢电动车,既要解决能源的问题,又要解决车辆的智能电动化转型与能源匹配的技术难题,而不是简单地给锂电池充电,再输送到车轮,推动汽车前进。这也算是一条路,但不是说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唯一的一条路,还有更好的路,我们应该去探索。

策划:顾钱江

文字:强 勇 颜秉光

视频:才 萌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