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多,哈工大先研院何以亮眼?-新华网
2025 03/28 21:35:28
来源:新华网

成立一年多,哈工大先研院何以亮眼?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3月28日电(记者杨思琪)入驻高技术企业26家,其中2024年依托哈工大科研团队新生成15家,融资到账近1亿元,培训技术经理人80余人……作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哈工大先研院”)自2023年12月底成立以来,取得亮眼成绩单。

哈工大先研院外景。(哈工大供图)

  作为商业航天低轨互联网卫星动力装置,低成本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性能与质量非常关键。基于哈工大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20余年科研攻关成果,哈尔滨星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底成立,成为第一家入驻哈工大先研院的企业。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说,团队依托“磁聚焦”与“长寿命”两大国际前沿技术,通过严格筛选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以及改进测试评估方法,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不仅减少燃料携带量,还可降低成本。目前这项技术已用于20多颗在轨卫星,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这是哈工大先研院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哈工大先研院院长王丛菲介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支持下,通过整合人才、资本、市场、服务等多元要素,先研院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深化校地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备受关注。依托“现代农业+人工智能+激光技术”多学科协同研发,由哈尔滨灵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在技术先进性、产业化进度等方面处于先进水平,综合除草率达90%以上,亩产经济价值提高20%以上。

哈工大先研院外景。(哈工大供图)

  截至目前,哈工大先研院已吸引26家企业入驻,其中依托哈工大科研团队新生成15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布局形成机器人、商业航天、新材料等多个项目集群,有力支撑“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产业园区建设。

  融资难、融资贵是不少科创企业在初期阶段面临的难题。哈工大先研院通过“政策资金+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超长期国债”的“科技+金融”组合拳,不断拓展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投融资渠道。一方面,与黑龙江省内优质资本达成投资签约,另一方面,与国投、深创投等省外知名投资机构密切联系,2024年融资到账近亿元。

  为进一步拓展企业资源,哈工大先研院已举办30余场路演对接活动,打造“先行龙江·研领未来”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才聚龙江·技通未来”技术经理人训练营两项品牌活动,助力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培养全省技术经理人80余人次。

  按照规划,哈工大先研院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打造机器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构建“点-线-圈”立体化城校共生发展格局。同时,持续开拓省外投资、产业投资,重点拓展北京、大湾区、长三角投资资源,高质量推进重大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