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场赛,兴一座城。
哈尔滨亚冬会接近尾声,但赛事为“尔滨”带来的热度仍在持续升温。眼下,随着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冰城”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独特的冰雪资源、宠客的“城市人格”,加以瞩目的赛事成果赋能,“尔滨”旅游再度“出圈”。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畅游之后,还能带走什么?走进哈尔滨消费新场景,领略吃、喝、玩、购的一站式消费新体验。
消费新场景带动购物打卡新方式
走进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松雷商业“何所有”,商场里看艺术展、餐厅里逛博物馆……“新”是贯穿“何所有”的关键词。
于1月13日开展的“冰火梦蝶”艺术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逛着逛着就发现这里有一个艺术展,在商场里看展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我要拍照打卡发到小红书上。”上大二的邱同学和朋友正在《世界的尽头》展品前拍照打卡。
除此之外,楼下麦菲餐厅的啤酒博物馆,因前卫新潮的设计在社交媒体上爆火,吸引许多消费者前来打卡。
“我们致力于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消费、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游客可以看、听、尝、闻、触,多层次沉浸式体验,探索从传统零售业向‘文化创意经济’转变的新模式。”松雷集团董事长助理兼何所有中央大街店店长高宏涛说。
创意赋能农产品,龙江特产也能做出大文章
“以前知道黑龙江的玉米好吃,没想到还能喝到更健康的玉米汁,逛着中央大街,喝一口香甜醇厚的玉米汁,全身都暖乎乎的,最重要的是不含糖。”成都的温女士在品尝过“何所有”自主研发的东北地方特色饮品“玉米说”后开心地说。
依托黑土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玉米说”把黑龙江特色的非转基因玉米做成创意饮品、食品,向游客推广龙江优质农产品。随着“玉米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除了哈尔滨,在杭州、沈阳、青岛等地都能品尝到来自黑龙江的独特味道。随着第九届亚冬会的举办,“何所有玉米说”借势推出“冬季冰雪运动限定杯”和“春节限定杯”,将冰雪运动与黑土地文化巧妙融合,获得市民和游客青睐。
文创产品花样多,直接带走哈尔滨的独特记忆
小鸡炖蘑菇冰箱贴、老道外变色水杯、丁香花手工精油皂……在“何所有”,一切“尔滨”元素都被转化成具有特色的伴手礼,让游客带走“尔滨”风采,留下“尔滨”记忆。值得一提的是,“何所有”将创意设计融入城市元素,结合哈尔滨市花丁香花,设计了一款带有丁香花香味的手工精油皂。当游客回到家里打开手工精油皂时,独特的丁香花气味迎面扑来,唤起那段在哈尔滨旅行的记忆。
除此之外,农业食品伴手礼也深受消费者好评,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出的东农三花猪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红肠、儿童肠、干肠等产品,每到节假日销量都非常好。据介绍,“何所有”的农业食品伴手礼,曾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
“何所有”还在二楼的“城市会客厅”开设了非遗桦树皮画、非遗剪纸互动体验课等“非遗大师课”,将非遗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助力旅游伴手礼转型升级,成为更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
第九届亚冬会进入尾声,但是在亚冬会的东风下,哈尔滨这座城市解锁的“赛事+旅游”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将赛事“流量”转化成经济“增量”,成为一种经济增长新引擎。(文字:李硕 魏彤 视频: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