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王延锋同志 “龙江楷模”称号的决定-新华网
2024 10/23 10:13: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王延锋同志 “龙江楷模”称号的决定

字体:

  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45载致力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丹顶鹤,祖孙三代接力传承、执着坚守,在维护黑龙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徐铁林、黄瑶珍夫妇是新中国第一代护鹤人,是齐齐哈尔扎龙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创办者之一。他们一双儿女徐秀娟、徐建峰,将毕生精力投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的崇高事业,并为之献出宝贵生命。徐建峰女儿徐卓,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父辈的工作岗位,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无悔坚守的精神力量。

  王延锋,男,51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2024年6月,王延峰团队联合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28年如一日投身科研事业,制定食用菌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18个;主持建成我省首个国家级食用菌观测实验站,主持选育出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食用菌优良菌株22个,成为全省主栽品种,在全国黑木耳产业研究推广中位居第一;科研成果在10余家企业转化推广,年均创产值1.6亿元,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王延锋同志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涌现出的龙江楷模,是担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代表。他们不忘初心使命,锐意拼搏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勇攀高峰。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王延锋同志“龙江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广泛开展向“龙江楷模”学习宣传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学习楷模、崇尚楷模、争当楷模,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凝聚磅礴力量。

祖孙三代的护鹤情缘

记第十二届“龙江楷模”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

徐秀娟母亲上台领奖。记者 张春雷摄

  45载致力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丹顶鹤,祖孙三代接力传承、执着坚守,在维护黑龙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作出突出贡献……在第十二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上,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被授予“龙江楷模”称号。

  徐家世代居住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满族村,以大湿地为家,以农渔为生,以鹤类为伴,很早就对鹤类的生活习性有着深刻了解。

  直到1975年,丹顶鹤等鹤类数量稀少,种群濒危,国家成立了嫩江资源调查队来到扎龙,徐铁林主动参与,配合中科院鹤类专家搞调查。1979年,保护区正式成立,徐铁林成为保护区的一员,他和妻子黄瑶珍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代护鹤人。

  扎龙保护区建立初期,徐铁林在丹顶鹤繁殖前期就开始制定精细的喂养计划,调整饲料品种,增加其身体素质,使得丹顶鹤产蛋率大幅提高。他亲手为扎龙保护区人工饲养的鹤有200多只,壮大了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数量。他提出的对丹顶鹤采取人工孵化、半野化驯养模式,成为了全国养鹤护鹤的初代经验模式,很多做法沿袭至今。

  在徐家,鹤一直被视为家庭成员,徐铁林的女儿徐秀娟小时候就经常帮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1981年,17岁的她到刚成立不久的扎龙保护区工作,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的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等全部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饲养幼鹤的成活率达到100%,创造了国内奇迹。

  1997年,弟弟徐建峰放弃高收入工作,调入扎龙保护区。他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鹤卵孵化繁殖的特殊技能,练就了用手势和口哨与鹤交流的“绝活”。在丹顶鹤繁殖季节,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曾无数次徒步穿行扎龙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地带,用GPS定位丹顶鹤的巢区。在他的带领下,丹顶鹤育雏成活率达90%以上,为丹顶鹤种群壮大作出了贡献。

  丹顶鹤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生物。这也意味着护鹤人要经常出没相当于人类禁区的大片湿地沼泽之间,随时可能面临各种危险。

  1987年的一天,一对人工饲养的白天鹅在游玩和戏水时,先后挣脱羁留绳飞走了,徐秀娟连忙去追寻。路途中需要游泳过复堆河,由于身患重感冒,本来水性很好的徐秀娟却因体力不支再也没能上岸,23岁的生命就这样永远消失在了复堆河底。徐秀娟的日记里写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不要舒适,不要家庭,不要金钱,不要我应得的一切,甚至命也不要了;但我不相信,女子不能干一番事业。”

  姐姐走后,徐建峰接过接力棒,一干就是18年。然而,不幸却再次降临。2014年4月19日,由于连日劳累,徐建峰在回保护区途中掉入水沟内,不幸殉职。

  徐建峰因公殉职后,女儿徐卓选择继续到扎龙保护区,为守护丹顶鹤、守护湿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45年弹指一挥间,徐家三代护鹤人,久久为功,驰而不息,铸就了保护丹顶鹤、守护大湿地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书写了接力护鹤的奉献篇章。(记者 王晓丹)

科技点耳成金 田间大有可为

记第十二届“龙江楷模”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延锋

王延锋上台领奖。记者 张春雷摄

  在刚刚举行的第十二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上,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延锋被授予“龙江楷模”称号。

  此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领衔,王延锋食用菌创新团队参与申报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食用菌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的揭晓也让这个一直坚持“做农业科研创新就要两手两脚都沾泥”,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田间博士,第一次走到台前。

  黑木耳,曾如珍宝只能林深偶遇,难得一见,如今,实现大面积高效人工栽培,我省黑木耳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牡丹江市享有“世界黑木耳之都”的美誉;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东宁黑木耳被誉为“天下第一耳”。

  黑木耳,曾是靠山吃山的农家副业,从来丰盈由天不由人。如今黑木耳产品实现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日趋完备。

  从副业到主业,从难得之珍到规模生产,得益于科技助它变大变强,更得益于这支菌物学研究的科研创新团队,将它点耳成金。

  王延锋与食用菌的最初结缘,其实是临危受命。

  2008年,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成功争取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项目。但由于食用菌学科刚刚组建,专职人员少,研究基础较差,在全国试验站年终总结考评中排名靠后,紧临淘汰边缘。此时,恰逢王延锋博士学成归来,单位领导马上将建设食用菌学科的重任交到他手上。

  农业科研没有捷径。2011年,王延锋率领团队创立了以黑木耳为主的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在东宁绥阳建立了“黑木耳保育区”。这些年,他们的足迹踏遍国内大小山岭和森林,累计入库2270株种质资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被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项目结了果。选育出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黑木耳、猴头菇、滑菇等食用菌优良菌种22个,他们终于摆脱当初一穷二白的状态,用科技实现点耳成金的梦想。

  熟悉王延锋的人都知道,不善言辞的他只会在两个问题上主动娓娓道来:一是与同行探讨专业知识;二是蹲在田间指导农民。这些年,通过他们的帮扶指导,黑木耳品种从“朵”型菜向“单片、小耳”转变,开口方式由“大口”向“小口”转变,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全光地栽向棚室立体吊袋栽培转变,整个产业向着规范高效发展。在全国推动建立的29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所帮扶市县食用菌生产成本平均降低8%,科研成果在多家企业转化推广,育成菌种创社会效益180亿元。

  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自2008年创建以来,见证了王延锋带领团队从当初科研基础几乎为零,到现在大有可为的过程。

  很多同行满怀羡慕地问王延锋,怎么做到的?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坚持踏踏实实地和农户打交道,走进农户的地头,和农民打成一片,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之所需。在他的率先垂范下,广袤田间地头成了团队获取信息的巨大宝藏。

  关于未来,王延锋思考得坚定而深远:他会继续带领自己的团队,守住初心,扎根黑土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点耳成金,大有作为。(记者 王晓丹)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 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