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丨九百年历史的金长城遗址,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新华网
2023 12/15 14:19:39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丨九百年历史的金长城遗址,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12月15日电 寒冬时节,黑龙江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黑龙江与内蒙古交界处,有一段远近闻名的金长城(碾子山段)遗址,在风雪中静静伫立,述说着九百年的悠悠历史。经过岁月洗礼,现如今呈现出怎样的风貌,当地又是如何保护古长城文化的?

  在漫天风雪中,远远望去金长城(碾子山段)遗址就像一道缓坡出现在道路旁。登上两米多高的坡顶,这道缓坡仿佛一条遒劲的“土龙”,显现出雄壮的身姿。

  位于黑龙江与内蒙古交界处的这段“土龙”就是金长城(碾子山段)遗址,又称金界壕遗址,属于金长城东北路。经专家考证,金长城在金太宗天会年间开始修建,而天会元年即公元1123年,距今正好900年。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碾子山分馆入口处。新华社记者陈聪 摄

  据了解,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建立金王朝,金国大军灭辽、攻宋,大有问鼎中原之势。然而,来自草原的蒙古骑兵屡屡劫掠边境地区,令女真人防不胜防。边境之处一马平川,无天险可守,金长城遂应运而生。

  历经900年的沧桑岁月,何以重新回望过去、观照未来,齐齐哈尔作出了在碾子山区建立博物馆分馆的决定,用文物讲述历史,对那段岁月进行再现和保护,以达到丰富金代文化内涵,保护金长城历史遗址的目的。其中抢救性地搜集、整理文物成为关键一环。

金代文物展区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张启明 摄

  金代文物展区策展顾问万书岩说:“在金长城文物保护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抢救性地搜集、征集辽金时期的文物,很多地下的文物在农业生产中会无意间被破坏或者弄碎,如果尽早地搜集到了,就能有效保护起来了。”

  2019年,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计划设立博物馆,万书岩作为金代文物展区的策展顾问加入其中,帮助博物馆开展文物征集工作。这几年他频繁往返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从古玩市场和农户家中搜集、拿回数千件珍贵历史文物。

  “每一件文物拿在手中,我都会想,在当时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我们如何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它。”万书岩如是说。

金代文物展区策展顾问万书岩讲述搜集文物经过。新华社记者 张启明摄

  现如今,走进初具规模的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碾子山区分馆,金代文物展区里摆放着1800多件铁剑、石杵、钱币、陶片等文物,静静述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见证了金代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据了解,早在1983年,齐齐哈尔便开始对金长城遗址开展保护工作,种植樟子松边界林近10公里,设立保护标志400多个,聘用巡护员5人,目前已建成金长城三级保护网络。2001年,金长城(碾子山段)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列入国家级长城重点保护点段。

  目前,金长城文化服务中心主体已完工,包括这一项目在内的总投资5.8亿元的金长城(碾子山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更直观地走近那段历史,获得启迪。

文字:颜秉光

海报:史峻诚

编辑:才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国红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