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兴城聚动能——哈尔滨市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新华网
2023 12/10 11:41:42
来源:哈尔滨日报

科创兴城聚动能——哈尔滨市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字体:

  8月1日,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敲钟上市。踏准东北振兴的风口,这家“雏鹰药企”迅速成长为全省生物经济领域第一个“独角兽”企业。

  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药企,到登陆A股的皮肤护理行业巨擘。敷尔佳高速成长的背后,正是哈尔滨市在主题教育中聚焦破解“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够”这一问题而付出的努力。

  向“新”发力,向“兴”而行。今年以来,哈尔滨市科技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工作落实年”有关要求,以哈尔滨市打造“创新引领之都”为主线,着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激活新质生产力,为向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发展书写下生动注脚。

  “正是市科技局的强力支撑,帮助我们挖需求、找专家、引成果、上项目、建平台、引人才、送政策,构建起‘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敷尔佳向高新企业加速转型。”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巍说,“在哈尔滨高校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我们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迸发出强劲科技动力,这些都为企业成功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哈尔滨还着力优化政策和服务软环境,出台“人才新政30条”等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全、目标准的政策措施,为来哈工作的各类人才提供广阔发展舞台,让哈尔滨成为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家乡情怀一直萦绕在心,我们小团队决定回家乡创业发展思灵机器人北方总部。面对投资人的不看好,我们始终坚信哈尔滨是创业者的沃土。”思灵机器人副总裁、哈工大德国校友会秘书长邵文迪说。

  思灵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AI智能机器人明星企业,2020年8月在哈尔滨设立思灵机器人北方总部。“哈尔滨有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哈尔滨新区和深哈产业园优良的政策构建了适宜团队成长的土壤和生态。”邵文迪说,对高新企业来说,“人才新政30条”堪称是一场及时雨。

  据初步估算,思灵机器人享受创业补贴、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等方面政策,补贴补助可达数百万元。“人才新政30条”在家庭生活方面也为团队成员在配偶工作、子女教学、医疗、安居等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彻底解决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

  在金融支持和人才新政的全方位措施激励下,哈尔滨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环境支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能力稳居国家第一方阵。

  11月30日,哈尔滨科技大市场正式启动。科技大市场集“汇聚、展示、评价、交易、金融、培育、服务、合作、衔接”等功能于一体,以交易规则灵活为核心优势,交易保证金降至8%。对比其他省市技术交易平台,实现了时限最短、环节最简、费用最低。

  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宋博岩说,建设哈尔滨科技大市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的精准诠释,更是加速建设“创新龙江”、打造“创新引领之都”的重大举措。科技大市场突出“科技服务+技术交易”方向,旨在构筑科技成果供需桥梁,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畅通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今年已实现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11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364项。建立3000余户潜力企业培育库,为745户企业兑现高企奖补资金1.34亿元,推荐三批1436户企业参加高企认定申报,第一批中818户企业已通过省级评审。

  哈尔滨市还加快推进环大学大院大所生态圈建设。首批启动建设环哈工大、环哈工程、环黑科大、环哈兽研四个创新创业生态圈,优选培育具有校所学科特色的重点建设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168亿元。加速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创”生态环境,全力打造东北最具活力的创新增长极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截至目前,哈工程龙江工程师学院已落地经开区的广告产业园,黑科大石墨研究院组建成立,哈兽研生态圈新型动物疫苗等3个项目开复工建设总投资达10亿元。(记者 姜雪松)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