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4项高等教育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华网
2023 08/03 17:10:18
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24项高等教育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字体: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23〕4号),黑龙江省高校主持成果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位列全国第9位。此外,黑龙江省高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完成成果获奖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以下为获奖名单

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参与高等教育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本次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置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置特等奖1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248项。获奖成果体现了高校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的创新性成果,展示了高校在深化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

  黑龙江省高校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斩获佳绩,是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夯实人才培养要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集中体现。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广和应用获奖教学成果,引导高校教师热心从教、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助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龙江高质量教育体系。

以下为获奖成果

  1.哈尔滨工业大学《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哈工大创新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牵引,明确了“工程引领、创新驱动、卓越发展”育人新理念,确立了“爱国奉献,具有系统思维、勇于创新,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新时代工程创新人才”育人新目标,构建了“厚植基础、强化交叉”的“1+1+X”培养新模式,重构了“纵横贯通、逐级挑战”的课程与项目双驱互融教学新方法,建设了优势集聚教学新资源和驱动内生动力长效质量保障新机制,形成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

  2.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高校慕课标准规范研究及应用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是依托教育部教学信息化教指委和高校慕课联盟联席会完成的教学成果,包括一部慕课标准、一批研究报告、一套推广体系和一大批实践成果,涉及百场大会、千场培训、指导7家主流平台适标改造,指导千所高校建设了万门课程,惠及50余万人次教师、千万学生,有效落实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尤其是疫情期间为“停课不停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3.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 多元协同打造基于知识图谱的思政实践育人体系》成果概述

  该成果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大思政教育为目标,以资源协同、实践协同、师资协同为主线,首创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系统化思政实践体系,构建了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多维度、全链条的四大实践场域,创建了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实践教学共同体,实现了思政实践从“活动化”到“教学化”转变,形成了具有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模式。

  4.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元融合、固本拓新、数字赋能——电气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学理念,以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为依托,系统深入地开展了电气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构建了多元融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固本拓新、数字赋能的课程体系,科研赋能、项目驱动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四堂融通、明德铸魂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培养电气类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5.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航天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的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通过提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核心力学特征,植入课程与实践教学,实现力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战略需求的贯通;通过建设高水平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体现学科优势的多层级创新实践平台,协同转变教与学模式,形成力学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通过构建科教融合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探索出高水平教师团队发展传承新模式。成果有效解决了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体系、创新和团队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6.哈尔滨工业大学《聚焦国家战略 五位一体协同 能源动力领域“双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思政育人、实践引领、产研助教、以赛促创、创新赋能”的“五位一体”途径,打造了创新实践生态系统,创建了名师全过程育人新方法,实现了能源动力领域“双融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7.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立场 外语赋能 文工融合,打造“外语+”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成果概述

  该成果立足学校“理工强校、航天名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坚持中国立场,开拓“外语+”新局,发挥外语赋能作用,探索“文工融合”新路径。成果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谋划外语教育新格局,提出“四融合”培养理念,创建“一核两翼”教学体系,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实施“四课堂”联动,搭建国际化育人平台,打造“外语+思政”“外语+专业”“外语+通识”多元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8.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面向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及人才需求,提出面向未来技术可持续竞争力“Π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教育理念,创立新工科“8Π模型”理论和敏捷教育模式,构建新工科“Π型方案”,开展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建设了一批新工科专业,升级改造了一批传统工科专业,在结合中国国情的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先行探索。

  9.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仪器强国建设的仪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瞄准仪器强国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需求,率先提出了“情怀引领、交叉创新、团队协同、实战锤炼”的仪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仪器报国、敢当大任”为情怀引领,以“综合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为培养目标,以“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为改革途径,以“挑战尖端、实战实效”为培养导向,以“大师+集体指导+协同育人”为创新模式的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打造了一支能不断攻克仪器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难题与国际前沿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0.哈尔滨工业大学《“3M”模式培养航天领域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创新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提出大师引领“融航天精神传承于工程创新实践”的感悟式德才并举教育方法,构建航天重大项目驱动的“多学科导师团队+学生自主选题”的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打造“藤蔓式多源协同”跨学科育人大平台,培养了一大批拥有航天报国情怀和知识融合、技术创新、前沿预判、组织协同和工程领军能力突出的航天领域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11.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大项目驱动、融-促双轨并行,构建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成果概述

  该成果发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对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及校企融合协作育人优势,将重大项目蕴含的协同攻关和爱国奉献精神及优质资源全方位融入研究生培养环节,创新形成了重大项目驱动、融-促双轨并行的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构建了突出航天特色的机械类领军人才培养新体系,开创“实践促理论、项目促创新、工程促能力”的科教育人新途径,打造“目标融合、队伍融合、资源融合”的产教育人新机制。

  12.哈尔滨工业大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基地、双导师,培养大湾区创新人才》成果概述

  该成果紧密结合大湾区产业优势,聚焦“产教研学”融合的“痛难堵”问题,在人才培养供给侧、育人育才模式、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了系统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提出并构建了以“双导师”“双基地”为核心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批企业紧缺的技术领军和创业人才。

  13.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面向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难点问题,创造性提出了“面向未来、价值引领、学科交叉、科教结合”育人理念,体系化推进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强化育人体系、重构课程体系、重塑实践体系,形成了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14.哈尔滨工程大学《行业优势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哈工程的改革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创造性提出以“三第一,三卓越,六一流”为核心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流本科育人理念,体系化、分层次、创造性的实施了以“三院六班”改革先导实验区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程四新”为代表的新工科重点领域改革和“两维八化”的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多维制度保障体系。

  15.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文化 铸就高原 问鼎高峰——文化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建立了基于共享文化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体受益”的育人理念,基于融合文化的“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的育人模式,基于协同文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动”的育人格局,基于激励文化的“学院主责、教师主导、学生主角”的激励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文化驱动创新创业育人之路。

  16.哈尔滨工程大学《使命引领、科研驱动、多元赋能,船海国防特色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面向深远海战略空间、极地新疆域对水声技术的新需求,通过持续推进“使命引领、科研驱动、多元赋能”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在价值塑造、科研育人、协同培养方面取得突破,走出一条国防卓越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谋海济国、使命引领,创建了国防领域研究生价值塑造新路径;立业国防、科研驱动,创建了快速响应国防需求的科研育人新模式;融新聚力、多元赋能,创建了国防特色学科卓越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

  17.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三个追求,践行三个融合,船海核领域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立足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构建了“立德树人、科教融合、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步推进的“大思政”格局;建立了“大师+大团队+大平台+重大任务”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和“联合指导+联合攻关+联合成长”军民融合育人机制,面向国防战略需求,强化协同育人。

  18.东北林业大学《“思政引领、一流支撑、三链融合”的林业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粮食与生态安全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系统构建了 “课程思政、科研思政、学科思政”三思政引领的本研一体思政模式,打造了“一流学科、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三一流支撑的拔尖创新实践,构建了“知识链、创新链、国际链”三链条融合的本研贯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农林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圈。

  19.东北林业大学《“教科相长 立德树人”林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以强化新农科教育改革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秉承“教科相长、立德树人”育人理念,通过重构思政育人“五维”路径、创新“五步”教科融合方法和构建“五金”能力培养体系,瞄准国家林业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具备卓越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全国林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发展提供东林经验。

  20.哈尔滨医科大学《以“全生命周期健康问题”为导向,建设新时代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果概述

  该成果以“全生命周期健康问题”为导向,构建了7维度66要素的“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公共卫生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了“开放性课堂”,实施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了学生“分析-评价-创造”高阶思维能力,打造了规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成“预防医学国家教学实验中心”、“国家公共卫生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21.哈尔滨医科大学《反脆弱理念下的全科医学研究生“价值-能力-岗位胜任力”培养体系创新实践》成果概述

  该项目依托哈医大二院全科医学团队多年持续深耕的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为目标,基于反脆弱理念,全面优化全科医学研究生“价值-能力-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教学实践和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22.黑龙江大学《地方大学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依托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围绕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总目标下,立足培养“德法兼修、实践特长、俄语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出“分类培养,协同育人”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2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推动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把以中医药教育为内涵的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以“德医双修”“医文并举”“中医思维”“大医精诚”“追求卓越”等的质量文化观指导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创建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与实践的方式方法,开展了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文化建设新实践。

  24.哈尔滨体育学院《“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背景下冰雪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概述

  该成果立足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备战培养各类冰雪体育人才,着力解决冰雪体育人才培养中标准缺失、学训脱节、赛教分离、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自2015年启动以来,经过7年的建设,形成了集学科支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于一体的冰雪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打造奥运服务团队、培养国家急需各类冰雪人才发挥重要助力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 董云竹】